教育部: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初试时间敲定,为2025年12月20-21日 25考研报名:预报名10.9-12,正式报名10.15-28; 26考研报名:预报名10.10-13,正式报名10.16-27……
教育部: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初试时间敲定,为2025年12月20-21日
25考研报名:预报名10.9-12,正式报名10.15-28;
26考研报名:预报名10.10-13,正式报名10.16-27。(每日9:00-22:00)
建议:尽量在预报名阶段完成。理由:避开报名高峰网络拥堵,预留充足时间检查信息、应对突发。
附:考研报名注意事项指南,助你顺利避坑。
一篇讲清:如何分清预报名与正式报名?
相同点
-
效力相同:预报名成功即有效,无需在正式报名阶段重复操作。
-
信息可修改:两次报名期间均可修改信息(关键信息如报考点等除外)。
不同点
-
面向人群:预报名主要面向应届生;正式报名面向所有考生。
-
特别注意:往届生能否参与预报名,需以各省具体规定为准。
报名前材料准备清单
所有考生均需准备:
-
有效身份证
-
学信网账号及密码
应届生额外准备:
-
学生证
往届生额外准备:
-
毕业证、学位证
-
户口本或工作证明(用于报考点选择)
特别提醒: 请务必提前登录学信网,确认账号状态正常,并找回遗忘的密码。
报名流程详解
第一步:登录研招网
访问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(https://yz.chsi.com.cn/),使用学信网账号登录系统。
第二步:填写考生信息
-
学籍学历:仔细核对,确保与学信档案信息完全一致
-
基本信息:请如实填写
-
户籍档案:依据户口本及档案实际存放地填写
-
家庭主要成员:至少填写一位成员信息
-
学习与工作经历:从高中毕业以后开始填写
-
奖惩情况:请如实填写
-
联系方式:务必准确无误,用于接收录取通知
第三步:填写报考信息
-
报考单位:慎重选择,报名结束后不可修改
-
报考专业:注意核对专业代码及研究方向
-
报考点:参照各省公告要求选择(应届生通常选学校所在地,往届生选户口或工作所在地)
第四步:核对信息
请仔细逐项核对所填信息,特别是身份证号、学历证书编号、报考院校及专业等关键内容。
第五步:支付报名费
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在线支付,支付成功方视为报名有效,逾期未支付则视为自动放弃报考。
常见问题与注意事项
1. 报考点已满怎么办?
-
及时关注官方公告,留意是否新增考点。
-
可考虑选择邻近的其他符合条件的报考点。
-
不时刷新页面,可能会有人取消报名而释放考位。
2. 信息填错了怎么办?
-
报名期间,除“招生单位、报考点、考试方式”等关键信息外,其余信息可直接修改。
-
若关键信息填写错误,需先取消当前报名,再新增一条报名信息。
-
重新报名后需再次支付报名费,原订单费用将在后续按规定退还。
3. 学历校验未通过怎么办?
-
仔细检查所填信息是否有误,如姓名、身份证号、学历证书编号等。
-
往届生需重点核对毕业证书编号、毕业时间是否与证书一致。
-
持国外学历者需上传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认证报告。
-
自学考试或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,应按要求提供相关证明。
4. 报名费支付失败怎么办?
-
检查网络连接是否稳定,可尝试刷新页面或重新支付。
-
确认银行卡余额充足,或是否超出单笔支付限额。
-
如银行已扣款但系统仍显示未成功,请勿重复支付,应等待系统对账更新或联系客服处理。
实用小贴士
-
尽早报名:为选择考点留出充足余地,避免因心仪考点满员而被动。
-
截图保存:信息填写完成后,建议截图保存所有页面,便于后续核对。
-
关注通知:及时查看研招网及报考点官网发布的最新通知与公告。
-
确认成功:支付完成后,务必返回系统确认是否显示“报名成功”状态。
-
牢记信息:妥善保管报名号、学信网账号及密码等重要信息。
报名后重要事项
-
报名信息确认:一般在10月底至11月上旬(具体时间以报考点通知为准),需按要求在线或现场核对并确认报名信息。
-
打印准考证:考前约10天(通常在12月中旬),登录研招网下载并打印准考证。
-
全力备考:合理安排复习进度,调整身心状态,为考试做好充分准备。
考研报名是成功的第一步,细心准备可避免后续麻烦。祝愿各位考生报名顺利,备考高效,最终金榜题名,一战上岸,加油!
还没有评论呢,快来抢沙发~